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
课程类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课程负责人:沈剑敏
沈剑敏,兰州大学教授级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多肽研究进展、纳米生物医药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10多项国家和省市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15项省部级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发表sci科研论文38篇,教学研究论文24篇。主编出版《生物化学实验数字课程》、《生物化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三部教材。独创了《生物化学实验》优质慕课,在“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已运行10个教学周期。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完成人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负责人带领团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3年)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三等奖和省级一等奖(2022年)。指导的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荣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2022年),指导的䇹政基金项目荣获第四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2020年)。荣获兰州大学隆基教学骨干教师奖、“三走进”工作先进个人、“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荣誉。
图1《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负责人沈剑敏
课程团队成员:沈剑敏教授级高级实验师、陈玉辉副教授、漆永梅副教授、刘璞副教授、田晓柱实验师、杜宇平实验师、岳修乐副教授、彭雅丽副教授、牟凌云副教授
授课学期:秋季学期
考核方式:考查
学时:54学时
学分:1.5学分
课程简介:
我校《生物化学实验》建课于1979年,在老一辈生物学家的关心和支持下,为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课程旨在训练学生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蛋白质、酶、糖、脂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技术。近20多年来,在课程负责人沈剑敏老师带领下,始终致力于课程建设,从1993年成为国家理科基地主干课程,2006年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核心课程,2022年建成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到2023年成功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一路走来,不断精进。团队教师不断努力,获得了国家级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和省级一等奖(2022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2017年),指导学生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成果奖,国家级和校级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生物化学实验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在分子水平上阐述生命的本质,研究糖、脂质、氨基酸、蛋白质、酶、核酸、激素、维生素等生命物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了解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机理。经过验证性、探究性、创新性的生物化学实验训练,掌握生命物质定性、定量研究方法与涉及的仪器使用。培养深度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够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的逻辑思维形式,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物质的组成与变化,运用生命的物质性、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性,拓展认识生命的边界,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构建科学合理的批判性思维。
课程任务: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命科学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实验方法涵盖滴定、离心、分光光度比色、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电泳等,对糖、脂质、氨基酸、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激素等生命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本课程充分利用自创的《生物化学实验》慕课平台,突破知识传播的时空限制,向学生更加直观地展示实验原理、操作步骤、仪器设备使用等元素,提升生物化学实验操作技术的视觉展示效果,为传统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运用线上的慕课学习和线下的实践操作相结合,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的统一,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及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基本的生物化学研究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2《生物化学实验》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重点推荐栏目
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数字课程、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前,学生运用本课程在“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创建的资源自主学习;课中,教师讲解重点难点问题、演示关键操作步骤,综合运用翻转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在交互式,沉浸式学习中完成实验探究;课后,教师讲解结果处理和分析讨论,进行总结、点评、拓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深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最后完成线上随堂测试题,撰写实验报告。
图3《生物化学实验》课堂教学
课程教材:
《生物化学实验》,沈剑敏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20年;《生物化学实验数字课程》,沈剑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课程特色:
(1)以建促教,以建促学。建成高素质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一流课程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办学的综合实力,着眼于建立一支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精湛的教育水平、强烈的责任意识的教学团队,强化教学体系指标,提高教学质量。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政治素养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3)运用科学辩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凝练出科学的、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4)教与学相得益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协作水平,为培养拔尖学生创造一流的教学环境,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建设:
(1)结合学科进展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浓厚的家国情怀,积极进取与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在深刻理解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生物化学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客观理性的思维特质和探索创新的价值取向,以及严谨、求实、思辨的科学精神与科研态度。
(4)熏陶课程蕴含的生命人文元素,提升内在精神品格;进行生物安全和环境保护教育,培植专业素质;加强学术诚信规范教育,提倡勇于创新,培养科学精神。
图4《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团队交流研讨思政融入课堂教学
课程发展规划:
(1)以教学改革为工作主线,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提升团队师资水平,老教师发扬“传帮带”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2)按照“两性一度”要求,在国家级一流课程基础上继续丰富课程精品内涵,优化知识体系。
(3)加强与拔尖学生培养相适应的课程建设,为培养实验技术过硬、学术视野开阔、具有科学合理批判性思维品质、综合素养强的拔尖学生探索出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实验课程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