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兰州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王勇-凯发k8娱乐
编者按:
青年教师开讲啦!
为了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推进教学评比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校于今年10月至11月举办了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本报将陆续地对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教师进行报道。以此,讲述他们与三尺讲台结缘,与青年学子共同进步的故事,展示他们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踏实认真的教学风采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分享他们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素养和教书育人的经验与收获,体验他们富有感染力的讲课艺术和为人为学、亦师亦友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为青年教师交流教育理念、切磋教学技艺、展现职业风采、共同学习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学通社记者 姬雁楠
说着流利的普通话,还略带播音腔——如果你和王勇老师未曾谋面,只是通过电话,这将是他留给你的第一印象。声音也是形象,与字正腔圆的声音相对应的是西装革履的仪表,这样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将知识娓娓道来,与学生热情互动。虽然王勇参加工作刚刚两年,但他对讲课的用心,对老师这个工作的用心都会让你感到他获得一等奖是实至名归。
用心讲好课
王勇对自己的入职时间记得十分准确——2011年10月17日,从这天开始,他的工作中心就是“三尺讲台”。三尺讲台,面积小却蕴含大学问。王勇深知这一点,他不仅虚心求教于同事,也积极参加讲课比赛,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提高讲课水平。
生命科学学院的马晓军副教授是王勇的指导老师。从经验丰富的马老师身上,王勇深刻地意识到“听好老师讲课真的是一种享受”。王勇说,“马老师讲课在熟练的基础上还不断求新,他常常把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虽然马老师带这门课也有十多年的时间了,但他的课件每学期都在更新。我也和学生们一起听马老师的课,常常在打下课铃的时候觉得时间怎么会过这么快!在马老师的课堂上,我受益匪浅。”
王勇以“三人行,必有我师”为座右铭。在学校组织的讲课观摩学习活动中,不论是理科的课,还是文科的课,他都去听。“这都是学习的机会,”王勇说,“虽然讲课的内容不同,但讲课的道理都是相通的。”王勇至今还对管理学院雷亮老师的一节课印象深刻。“我记得非常清楚,雷老师那天讲的是《市场营销学》,他围绕讲述的核心内容精心安排了案例,和学生们互动讨论,课堂氛围很热烈。我从中很受启发。”
讲课比赛对王勇来说也是学习的契机,在此次比赛前,他曾连续两年参加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并获得佳绩。相对于比赛成绩,王勇更看重比赛过程中评委老师们的点评。他不仅用心记下老师们对自己的点评,也用心听老师们对其他参赛者的点评,“别人做得好的地方,我要学习;别人做得不好的地方,我要反思自己身上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学习、反思、改进,王勇非常用心地提高着自己的讲课水平。在他看来,要想把课讲好,熟悉课程内容是首要的,“对讲课内容熟悉,才会有站在讲台上的自信从容”,王勇说,“但一门课,你讲个十年二十年都会熟,如果不用心,你讲个十年二十年也都一样。”所以,王勇从课程计划到教案撰写,从互动讨论到案例挑选,从ppt设计到语序语调,从肢体动作到仪容仪表,王勇对讲课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用心考虑,精益求精。他甚至考虑到自己与黑板之间的距离和夹角,设计自己在讲台上站的位置,“这些细节虽然很小,但都会影响授课效果。而且,老师在讲课中如果是花了心思的,学生们是能感觉到的,他们自然也会用心听。”
比赛结束,获得冠军,这对王勇来说是终点,更是起点。“很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样高的荣誉,同时我也会将这份荣誉化作强劲的动力,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去。”谈到对自己课堂的畅想,王勇说:“我希望自己今后能把课讲得越来越好!学生们不会盼望着打下课铃,而是在下课铃响起的时候感叹一句——呀,时间过得好快啊!”
用心做好老师
今年,王勇做老师刚迈入第三个年头,但他与老师这个职业却早已结缘。本科毕业的时候,他被选中留校当辅导员;硕士毕业的时候,他被学校挽留,留校当助教。考虑到更长远的发展,他放弃了这两次当老师的机会,而是选择了继续读书深造。待到博士毕业后,当做老师的机会再次向他招手时,他毫不犹豫地抓住了。
工作两年来,除了教学工作,他还担任了兰州大学第三届本科生兼职辅导员、2012级生物技术基地班班主任、微生物学学科点研究生班副班主任等服务工作。当被问到做这么多是否会累的时候,“怎么会?我喜欢与学生打交道!”王老师毫不迟疑地说。辅导员、班主任——这都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第一线,考验着老师的能力。正如用心讲课一样,王老师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中也花了功夫,用了心思。
面对“90后”,王勇说,“这一代的孩子棱是棱,角是角,跟我们那时候做学生太不一样了。他们多是独生子女,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往往是自己。但他们也不是不为别人考虑,而是需要有人告诉他们该如何为别人考虑。”王勇用心关注他所面对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成长。他希望学生们既把他当老师,也把他当朋友。
有一次他所带的基地班要组织班级活动,收到邀请的他不仅没有因为周末去榆中不方便而拒绝,还一大早起来为学生煮鸡蛋,并自己开车准时到达以参加学生们的活动。热气腾腾的鸡蛋温暖了学生的心,王老师的用心换来了学生们的真心爱戴。所以,他与学生们亦师亦友,或是帮助他们走过对专业的迷茫,或是帮助他们明确未来的目标。虽然做这些事儿费时也耗神,但王勇不这么想,在他看来,“学生们有事儿愿意跟你分享,愿意向你寻求帮助,是因为他们信任你,他们相信你能给他们帮助,我不能辜负这种信任。”而王勇帮助学生的热心还远不止于此,与他同实验室的研究生侯荣利告诉记者,“暑假的时候,王老师义务地接过很多新生的包裹,而这些新生王老师也没有见过,只是在他去辽宁做招生宣讲的时候跟家长们留下了电话,答应他们需要的时候可以找他帮忙。”也许家长们看不到王老师搬行李时的大汗淋漓,但他们一定能感到这位兰大教师的认真负责与热心。
“很多人认为老师要反复讲一门课,因而工作枯燥,你怎么看?”听完记者提问的王勇笑了,“但你每年面对的都是不同的学生啊!虽然每年我的岁数上都要 1,但我却总能和朝气蓬勃,青春向上的学生在一起。”他的回答自然而然,几乎都没有思索。他热爱教师这个工作,“学生给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励我不断地去努力做一个好老师!”
好的环境是进步的沃土
拿到这次比赛的一等奖,王勇最感谢的是学校和学院。“我参加工作的时候刚好赶上学校发布并开始实施‘3468’工程,即培养3类人才、提升4种能力、实施6项计划、加强8项建设。为此学校在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诸如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教学点评交流活动等,这些举措的实施和活动的开展为我的成长提供了非常好的大环境。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从其他老师身上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自己快速地进入教师的角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王勇之所以能跟随马晓军老师学习也得益于生命科学学院“传帮带”的传统——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跟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助教工作。这一举措让王勇以及其他青年教师在参加工作之初就得到名师指点,对他们提高业务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请进来送出去”政策也是生命科学学院近年来在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上采取的新举措。通过邀请全国教学名师开展专题讲座、座谈以及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全国性的教学培训等活动,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我也得益于这些新政策,才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到教学名师郑用琏、林志新、王金发等老先生,从他们身上学习高等学校教学方面的宝贵经验。”生命科学学院还专门针对青年教师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正是有了前两次学院的参赛经历,我才有信心在学校的比赛中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水平”,王勇说。
正如本次大赛的评委、副校长安黎哲教授所说,兰州大学作为“985”、“211”高校,要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对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近些年,我校青年教师数量占任课教师比例越来越高,其教学水平的提升也越来越迫切。
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既离不开学校用心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好的环境,更离不开青年教师们投入教书育人事业中的良苦用心。一切贵在用心,毕竟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唯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兰州大学报》第845期 2013年11月30日出版 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