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面对某个感兴趣的专业,你刚开始可能没有资格谈喜欢,但是慢慢地通过你自己的努力,你会进入到圈子里面去”
上个世纪90年代,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的侯岁稳开始与细胞结缘。彼时国内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尚处在萌芽状态。“上大学的时候,我就特别想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来理解生命的奥妙。”那时候的所谓热爱,还只是从一方显微镜里窥得些或圆滚或纤长形态的乐趣。四年大学读完后,侯岁稳周围的同学大多选择了就业,用本科学历换一个铁饭碗。但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继续深造,穷且益坚,以8/60的录取率顺利考入昆明植物所,又进入兰州大学读博,开始了漫漫的科研道路。
数十年间,侯岁稳从未停下探索的步伐。pp1r3:topp全酶对aba的调控作用、蛋白磷酸酶topps参与植物免疫途径、调控植物细胞自噬的蛋白磷酸酶……一项又一项发现的背后是日与夜的躬耕。今天,侯岁稳“身兼数职”。他担任着生命科学院的院长,希望能通过多年来国内国外积累的教学科研经验及自己的体会融入到管理当中,通过自己的理念把学院建设得更好,带出一批队伍,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从事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教学方面,他既是硕博导师,还是本科生核心课程的授课老师,负责他们最核心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和细胞生物学理论课。
“我是一步步走近植物学细胞学的,到现在从事这个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培养一些专业人才,我感觉自己始终是快乐的。所以一个人面对某个感兴趣的专业,你刚开始可能没有资格谈喜欢,但是慢慢地通过你自己的努力,你会进入到圈子里面去。”
02
“先要学国际一流,跟上人家走,提升自己的科学研究水平,慢慢转成甘肃特色”
近年来,在产学研一体化的推动下,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也与甘肃本地的企业建立起了链接,在今年四月份参与了甘肃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玉米抗病虫高产基因挖掘与利用”。
提高玉米在抗病、抗旱、抗寒方面的性能对粮食安全问题有着重大意义,同时种质的提质增效也有利于甘肃省玉米种业和产业向绿色、环保、安全方向发展。
基因编辑育种的工作听起来简单,背后却是侯岁稳在气孔发育领域十多年工作的储备。“我们一开始做的大多是模式生物的研究,像研究植物学就去做拟南芥。最早是欧洲在做,中国跟着西方建成的体系走。我们作为后来者肯定先要学国际一流,跟上人家走,提升自己的科学研究水平,慢慢转成甘肃特色。”通过国外先进的生物技术解决国家的生物育种卡脖子技术,才能在甘肃的玉米制种和育种方面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撑。一方面能切实地帮助本地的企业解决一些科技难题,另一方面靠我们因地制宜的研发走在国际前沿。
据侯岁稳介绍,当前生命科学学科还未能达到自主发展的阶段。很多生物技术仍旧“被卡脖子”。突破这一困境需要很多人的积累,得“一批人有脑袋,另一批人有仪器”。同时要形成一个非常好的社会氛围,有先进的理念和生产力。“就像一个人,要先能真正直立,才能会走,会跑,然后才能自由。”
03
“想搞清楚细胞生命活动的奥妙,为种业振兴为生命大健康去投入,是我所期待的,也是我一直做下去的原因”
在侯岁稳看来,生命的奥妙就在细胞里面。一棵树,一片叶,一只草履虫都和人一样,是有个性的。它们高兴不高兴,长得好不好都与细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无论是要提高它的产量或增强它的抗性,都要进入到细胞里面去,搞清楚它的机制,通过生物技术的改造,达成我们期盼的目标。
种业是细胞学的重要应用之一。如今,侯岁稳带领团队协助改良的玉米在陇原大地上蓬勃生长,撑起了我国玉米制种的“半壁江山”。
细胞学的另一个应用方向是生命大健康,即“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侯岁稳这样解释细胞学和人类健康的关系,“为什么现在医学水平这么发达但仍有很多不治之症呢?很大的原因是我们不知道它的机理,比如到底哪些蛋白质在起作用?到底哪个信号通路出了问题?包括抗衰老,延长人类寿命,这是每个人都非常向往的。这些问题只有我们把细胞里的生命活动研究清楚了才能解决。这也是生命大健康课题所关注的事情。”
谈及2020年调控植物细胞自噬的蛋白磷酸酶的发现,侯岁稳也给出了自己对科研工作的理解:“有些工作是可以design(设计)的,像我们实验室一直在做蛋白磷酸酶的功能观测。我们以这个为目标去变换试剂、条件,测试其反应的过程里就发现了细胞自噬的现象。这算是偶然所得,但离不开提前预设好的大方向。”这既是侯岁稳自己探赜索隐的经验所得,也是他从学生到导师身份转换路上传承与创新的糅合。
未来,侯岁稳希望能有更多有头脑有雄心的青年人参与到生命科学的研究里,去开发出更多的产品,去发现更多的机制,去搞清楚细胞生命活动的奥妙,为种业振兴为生命大健康去投入。“这是我所期待的,也是我一直愿意做下去的原因。”